商传,主要从事明史、社会史研究。承担了国家重点项目《中国通史明代卷》合著、《中国历史大辞典明史卷》(合著)的主要撰稿及组织工作出版专著《永乐皇帝》、《明代文化志》等,发表论文《试论明代民屯的几个问题》、《〈明太祖实录〉三修本的评价问题》等数十篇。
课时数
课程播放数
主讲:商传 课时:2 发布时间:2014/02/14
简介: 针对明王朝贪腐之风盛行的情况,朱元璋采取了历史上最严厉的措施。凡是查证属实,确认是贪污的,一律处死。虽然这么做能够有效地防治,但是在当时,法制并 不健全,往往会蔓延,累及无辜。本期节目中,专家商传将为大家详细阐述百官当时与朱元璋的相处方式。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本期节目。
主讲:商传 课时:2 发布时间:2014/02/14
简介: 在朱元璋做帝王的时代,存在着一些贪污腐败的现象。朱元璋对这一现象的遏制可谓是异常严格。他本是平民出身。受过贪官的盘剥,也就最恨贪官。他在位31 年,就与贪污腐败斗争了31年。朱元璋时代有过四大案件,其中一个就是郭桓安,与税粮有直接姜系。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本期节目。
主讲:商传 课时:2 发布时间:2014/02/14
简介: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时刻思考如何治国。如何能够保证朱家天下万世不绝。为此他不惜大肆杀戮功臣,“胡蓝之狱”以及其他一些案件,在政治上基本扫清了障碍。于是,大权独揽的朱元璋,开始把目光从政治转向了经济。也由此制造了一系列新的案件。官有酷吏,帝有暴君。朱元璋为何不惜背负骂名,也要酷政治国?这个新的大案游缘何而起呢?
主讲:商传 课时:2 发布时间:2014/02/13
简介: 朱元璋大胆阔府的改革使皇权空前的稳固,他也被称为历史上最有权势的皇帝之一。明太祖朱元璋之大权独揽。
主讲:商传 课时:2 发布时间:2014/02/13
简介: 有学者评价说,朱元璋是中国古代帝王中“以猛治国”的典型代表。为了整顿吏治,随时掌握官吏们的所作所为,朱元璋实施了严密的监控。官员们吟诗作画、请客 送礼,乃至夫妻间争吵,晚上发生的事,一大早朱元璋便了如指掌。如此高效,让人叹为观止。本期节目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先生, 为观众讲述系列节目《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集《天子耳目》。
主讲:商传 课时:2 发布时间:2014/02/13
简介: 大将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最初并没有多少战功,但经过开国后的几次战役,蓝玉表现英勇,屡立战功。但尽管如此,但同那些开国功臣相比,毕竟资历尚浅,而且 在军队中的身份大都是副指挥,要想获得更高的荣誉和认可必须再等机会。而不久之后,蓝玉就等来了一个好机会,最终成就了他的威名。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名 将,却于公元1394年,被以谋反之罪抄家处死、灭三族,受牵连者达一万五千人之多,一时间,大明王朝的朝堂内外风声鹤唳,这就是著名的明初四大案之一的 “蓝玉案”。蓝玉是少有的能够比肩徐达、常遇春的将才。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立下不朽功勋的一代名将,却最终死在了朱元璋的刀下。本期节目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先生,为观众讲述系列节目《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五集《一介武夫》。
主讲:商传 课时:2 发布时间:2014/02/13
简介: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诛杀丞相胡惟庸,随后大肆诛连杀戮功臣宿将。此案牵连甚广,二十个功臣被杀,二万余家属被牵连致死,那么这一场明朝建国以来最大的冤案的起因究竟是什么呢。本期节目讲述胡惟庸案。
主讲:商传 课时:2 发布时间:2014/02/13
简介: 朱元璋在洪武三年第一次分封的时候,他分封了六个公、二十八个侯、两个伯,加起来三十六个人。这些封公的人,功劳非常非常大,是帮助朱元璋直接建国的功 臣。除了这六个公作为一个特殊的等级之外,二十八个侯全部都是武将。所以,明朝实际上公侯伯的分封是有条件的,凡是封侯的,都是武臣,带兵打仗的。封伯 的,是文臣。在明朝洪武三年这一次分封里边,分封了两个伯,一个就是汪广洋,一个就是刘基,两个人都是文臣。本期节目邀请了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 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先生,为观众讲述系列节目《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集《功臣铁券》。
主讲:商传 课时:2 发布时间:2014/02/13
简介: 初建伊始的大明帝国,百废待兴,而开国皇帝朱元璋继续着他南征北战、江山一统的宏图大业。在攻克大都平定江南的时候,他的目光投向了西南 边陲,这里风光秀丽、资源丰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那么朱元璋将会采取什么办法平定西南,在这里,一个关于“孔雀胆”的悲剧故事又 是如何发生的呢?本期节目继续为大家讲述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二集孔雀毒胆。
主讲:商传 课时:2 发布时间:2014/02/13
简介: 在轰轰烈烈的南征北伐中,四十一岁的朱元璋正式登极称帝,这个当年出身卑微,身世凄惨的放牛娃、小和尚,终于跃上了帝国主义权力的巅峰,开启了大明王朝。然而在位三十年的朱元璋,他的一生都在被一个难题困扰,那就是帝国都城的选择,朱元璋尽管是在应天府,也就是今天的南京登极称帝的,但是他的内心对于国都的确定,却一直矛盾重重,这也就为后来“一国三都”的出现埋下了伏笔。那么一个百废待兴的新兴帝国,为什么要设立三个都城呢,朱元璋心中最理想的都城又究竟在哪里呢。本期节目继续为大家讲述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一集大明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