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

暂无

10

课时数

4160

课程播放数

排序: 1594 个筛选结果

高密泥塑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09/07

简介: 泥塑是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高密泥塑拥有400多年的历史,不仅在艺术特点上借鉴了高密扑灰年画和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还在表现手法和 着色上有所创新,增加了音效和局部动作,使声音,色泽,动作等融为一体。深受人们的喜爱。也因此成为了民间的艺术珍品,极具收藏价值。

马扎的制作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09/07

简介: 小小马扎开合坐放随意,看似单薄却坚固耐用,本期节目为你讲解马扎的制作工艺。马扎的结构简单,却支撑力度大。马扎由撑梁、撑腿、撑底组成,制作过程分为原料准备、撑腿加工、撑梁、撑底加工、工件组装、刻字镶银、上油漆、编织坐面、支架组装等工序。

雕花蜜饯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09/07

简介: 雕花蜜饯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它起源于东周时期,发展于五代末年,世代相传,历史悠久。雕花蜜饯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它雕工精细、加工程序却相对简易。雕花蜜饯是一项充满灵思巧慧的艺术创作活动,它来自民间,更是百姓生活的写照。此外,它的食用价值也是雕花蜜饯的本质属性,它具有消腹胀解饥渴,清热败火等功效,当地苗侗族将该茶作为接待贵客的习俗之一。

陶艺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09/07

简介: 陶艺在我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有人说它们是土、水、火三精灵的点石成金之作,也有人说他们是艺匠手下人文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传奇。再多的言语也无法形容他们的魅力。那么陶器的技艺是什么呢?有哪些步骤?陶艺的精髓又是什么?

钧瓷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09/07

简介: 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独有的国宝瓷器,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

踏虎凿花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09/07

简介: 发源于湖南省泸溪县踏虎乡,是当地苗族妇女纹绣在服饰上的装饰纹样,因使用的工具是刻刀,所以也叫凿花。踏虎凿花图样复杂、形状生动、类别丰富,凿花的物象造型,都保持着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特性,具有强烈的苗族少数民族色彩,也是当地的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寄托与向往。

西藏面具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09/07

简介: 这一张张色彩丰富,造型多变,表情夸张的面具浓缩了人类的真、假、美、丑,是广为流传的藏族民间艺术形式。面具,藏语中称“巴”,西藏面具主要用于各种民 间表演活动,它与人们日常生活、劳动、娱乐有着直接的关系。西藏面具是从宗教艺术派生出来的一种工艺品,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即宗教面具、藏戏面具和民间歌 舞说唱面具。

蚕丝被的制作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09/07

简介: 蚕丝是自然界中集轻、柔、细为一体的天然纤维,以蚕丝作为内质的蚕丝被更具有贴身保暖、蓬松轻柔、透气保健等得天独厚的品质和优点。蚕丝被的制作方法是什么样的?它的保养常识您知道吗?

藏族木刻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09/07

简介: 木刻早出现在文字以前就被来用作记载历史和表达思想的方式。在我国神秘的西藏地区,有着辉煌灿然的文化,木刻是藏族佛教文化传播的有力工具。藏族木刻如今也运用在建筑和居家摆设方面,增加了木刻的实用价值。那么木刻家具的具体制作步骤和做法是什么呢?

藏族佛教饰品嘎乌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09/07

简介: 在藏区几乎所有的事都与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饰品也是一样的,每一件都有吉祥、平安、护身的意思,藏族饰品基本上为纯手工制作。“嘎乌”又称佛盒,是 藏族男女戴在胸前用以祈佛保祐,护身避邪的一种佩饰。那么藏族佛教饰品嘎乌的制作方法是什么呢?

上一页 1 ... 100 101 102 ... 16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