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

暂无

36

课时数

4160

课程播放数

排序: 1594 个筛选结果

隔夜菜能吃吗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08/18

简介: 这几年关于隔夜菜不能吃的传言经常出现,而隔夜菜吃死人的事件却令人震惊。医学专家、食品安全专家为您解析亚硝酸盐的致命原因。由于部分绿叶类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类,煮熟后如果放置的时间过久,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硝酸盐便会还原成亚硝酸盐,有致癌作用,加热也不能去除。敬请收看本期视频:隔夜菜能吃吗

问帖记

主讲:解说 课时:2 发布时间:2014/08/16

简介: 公元2005年,沉默一千六百年的书法绝品“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突然现世。永和九年,王羲之醉后那一挥而就的328个字,从此成为中国书法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世人皆知《兰亭序》,却“不知其文千古悲凉也”。我们寻找着书圣的遗迹、书圣的故事,在剥离了历史的华美装饰,却在书圣光环的背后,发现了一个痛苦的病人。千古书圣王羲之,究竟还有多少我们不为所知的秘密呢?敬请收看本期视频:浙江文化地理—问帖记(上)。

问瓷记

主讲:解说 课时:2 发布时间:2014/08/16

简介: 公元2007年12月27日,一艘被称为“南海一号”的古沉船,被成功整体打捞出水,被中外专家考证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船舱里有着数万件精美的瓷器,坚硬但也易碎,那半透明的釉彩,曾经折射着海上奇幻的阳光。究竟是怎样的技艺,成就了这样至精至美的艺术?敬请收看本期视频浙江文化地理—问瓷记(上)。

《手艺》

主讲:解说 课时:17 发布时间:2014/08/16

简介: 坛城,是诸佛菩萨聚集的空间,沙画坛城,是用数千万粒细沙绘制而成的佛教理想国。坛城沙画极为秘密珍贵,传统上只在灌顶过程中开放给受法弟子看,后来才选择性的对社会大众公开。坛城沙画在藏传佛教密宗文化中被视为最神圣最有特色的宗教艺术。坛城的中央为佛,即菩萨本尊的位置。在此重重保护之下,形成内院和外院;绚丽多彩的坛城沙画将迎来一个特别的结局。敬请收看本期视频:《手艺》之《坛城沙画》。

致命的车祸

主讲:解说 课时:2 发布时间:2014/08/11

简介: 丽水高速,一辆旅游车在高速公路上跑错路口了,要倒车,结果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导致一人死亡,多人受伤。司机老尹回想起那时候的举动,后悔不已。现在,交警都会在车上讲乘车安全的知识,告诉乘客系好安全带。另一交通事故,小轿车车速过快,加上下雨路滑,小轿车撞上护栏,伤亡人员在车外,无法判断驾驶员。更多详情,敬请收看本期视频:致命的车祸(上)。

《先驱》

主讲:解说 课时:5 发布时间:2014/08/02

简介: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是一场发生于中国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运动,以及包括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其中,蔡元培、陈望道、俞秀松、施存统、邵力子、沈玄庐、沈雁冰、沈泽明、邵飘萍等一代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做出了突出贡献,谱写出一曲激昂振奋的英雄赞歌。敬请收看本期视频:《先驱》第一集:五四发轫。

看世界如何读懂西湖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07/29

简介: 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1个世界遗产。在西湖申遗文本中有这样的表述:它在10个多世纪的持续演变中日臻完善,并真实完整地保存至今,成为景观元素特别丰富、设计手法极为独特、历史发展特别悠久、文化含量特别厚重的东方文化名湖,是世界独具一格的文化景观。西湖的申遗成功,似的世人关注杭州西湖、理解西湖的文化内涵更近了一步。敬请收看:看世界如何读懂西湖。

问茶记

主讲:解说 课时:2 发布时间:2014/07/25

简介: 陆羽终老顾渚山,是在大唐贞观二十年。临终之前,陆羽看见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皇家茶厂—贡茶院正在烘焙紫笋茶。同年秋天,日本僧人最澄跟着第17批遣唐使来到中国,他发现了行满和尚手抄的《茶经》,爱不释手,也顺手抄了一册。在次年回国时,他的行囊里,放了一本手抄的《茶经》,还藏了一包茶籽。日本人最初喝的日本茶,就来自这些最澄带回的茶籽所植的茶树。敬请收看本期视频:浙江文化地理—问茶记(上)。

问城记

主讲:解说 课时:2 发布时间:2014/07/25

简介: 上山文化遗址中古老的柱基,暗示着早在七千年前,浙江的先民们已脱离了洞穴寄居的生活。两千年后,良渚古城横空出世,这座已经生发了早期城市规划与大型工程营建及其社会组织系统的五千年古城。在高大城墙背后,是否孕育了中国最早的王朝?在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低下的年代,先人如何得出浙江造屋建宅的最好方向应该是南偏东12度?古老的风水中又隐藏着怎样的密码?敬请收看本期视频:浙江文化地理—问城记(上)。

问僧记

主讲:解说 课时:2 发布时间:2014/07/25

简介: 天台的盛名,一半来自山间的一座寺院,那便是国清寺。这是隋炀帝依照智顗和尚生前一张手绘的草图修建的,至今已经1400多年了。智顗第一次来到天台山是38岁,十年后他离开天台山,外出讲学。59岁时,他又回到了天台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许多学者提出关于智顗之死的谜团,因为天台山中的肉身塔中,并没有他的肉身。究竟智顗在大佛寺发生了什么故事?敬请收看本期视频:浙江文化地理—问僧记(上)。

上一页 1 ... 104 105 106 ... 16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