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
课时数
课程播放数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05/18
简介: 防城港市港口区红沙村的黄枢余三十多年前承包了屋后的七十多亩山林,因黄家山林适宜繁衍生息,陆续有白鹭到此栖息,黄枢余也因心善救助过众多受伤的白鹭。随着飞来的白鹭越来越多,照料受伤白鹭的费用、补种山林树木以及因此耽误的收入等等,让黄家逐渐入不敷出,如今翩翩起舞的白鹭在黄家山林面临一去不复返的窘境,敬请关注。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05/18
简介: 一条名为“加油”的攀登路线坐落在四姑娘山,海拔5428米的布达拉峰的北壁,是一面几乎垂直的绝壁,这条路线的攀登难度远远超过许多著名山峰。本期节目,三名通过长期训练的 攀登队员,将挑战这条“直线”,在高原的极端恶劣天气下,试图登上布达拉峰。在攀登的过程当中,他们将遇到哪些困难呢?接下来,敬请关注《加油 布达拉》。
主讲:解说 课时:6 发布时间:2014/05/17
简介: 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3600年前,一个王朝就从这里起步,迈向历史的深处。3600年后的今天,这里成了后人朝圣历史的必经之路。郑州商朝古城墙遗址。夕阳的余辉洒在古老的城墙之上,一派沧桑、宁静。站在这里,历史的书页从封面翻开,一个王朝也开始起步。3600年过去了,历史风云变幻,沧桑如歌。然而,随着历史回溯,一个疑问渐渐浮现在记者脑海中,这里为何成为了商朝的王都?历经千年之后,它又是怎样呈现在世人面前?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05/17
简介: 一次看似平常的考古勘探,上官婉儿墓被发现。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人,祖籍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一带),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在墓志中记载,上官婉儿是在唐隆政变时,亡身于仓促之际,成为此次政变的牺牲者,年仅47岁。传奇人物上官婉儿一生坎坷,她的人生跌宕起伏,目前仍有许多谜团未解开。
主讲:解说 课时:4 发布时间:2014/05/17
简介: 一张来自国民党的报纸,最终改变了北上红军队伍的走向。在哈达铺休养生息之后,他们再次出发,坚定地朝着陕北根据地前进。陕北注定要成为他们万里长征的终极目的地。他们整理行装,依依惜别那些接纳他们的乡亲,告别这个给他们加油、给他们补给、让他们恢复元气的西北小镇。哈达铺,无疑是红军北上之路的一个重要历史拐点。它成为带给红军意外喜讯和清晰目标的神奇福地。而哈达铺和中国红军的缘分远远不止如此。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05/15
简介: 蓝印花布是传统的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最初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蓝印花布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浆烤蓝,采用全棉、全手工纺织、刻版、刮浆等多道印染工艺制成。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05/15
简介: 提到“杂技之乡”人们多以河北省吴桥县素称。据有关史料记载,吴桥杂技历史最悠久。相传,吴桥是孙武后代的封地。吴桥姓孙的人也确实不少,以孙姓命名的村就有前孙、后孙、牌坊村等不下十多个村。吴桥古城东南面是一群土丘传说是孙膑与庞涓打仗时摆“迷魂阵”的遗址。土丘南面十里处有个孙公庙村,村东有座孙公庙,庙里供奉的塑像就是孙膑。吴桥人习武练杂技之所以早,据说与此有关。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05/15
简介: 中国篆刻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从明清流派篆刻算起已有近500年的历史。而明清流派篆刻是由古代印章发展而来的,古代印章以独特的风貌和高度的艺术性,为篆刻艺术奠定了优良的基础。所以篆刻艺术史可以上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05/15
简介: 汉族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古老民族,由于其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所以风土人情多姿多彩,丰富异常。汉族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自古以来农业人口一直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尚农风俗源远流长。从远古起,汉族就视农业为本业。早在战国时期韩非就提出了“以农业为本”的主张。他说:“仓禀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 最初,汉族的姓、氏是有区别的。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号。“姓”字就是由“女”和“生”字合成。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05/14
简介: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