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

暂无

115

课时数

4111

课程播放数

排序: 1594 个筛选结果

茶叶之路

主讲:解说 课时:7 发布时间:2014/03/31

简介: 一组老照片,记录了18世纪至20世纪初一群来自中国和蒙古的商人带着来自中国南方的茶叶穿越戈壁、草原和崇山峻岭去往遥远的俄罗斯,而这组照片拍摄的正是一条当时链接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繁忙商路——茶叶之路。

中华姓氏文化大观

主讲:解说 课时:98 发布时间:2014/03/31

简介: 姓与名一样,它代表着一个人及其家族的符号。从其形成、发展及演变过程来看,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人的姓与氏来源于5000年前原始时代氏族与部落用的图腾,随着发展,才形成今日的姓氏。

豆腐之说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03/31

简介: 我国是最早种植大豆的国家,也是最早利用大豆制成豆腐制品的国家。豆腐的起源可追溯到汉代。两汉时,淮河流域的农民已使用石制水磨。农民把米、豆用水浸泡后放入装有漏斗的水磨内,磨出糊糊摊在锅里做煎饼吃。后来煎饼加上自制的豆浆,是淮河两岸农家的日常食物。你想了解豆腐的制作及历史吗?敬请收看《豆腐之说》。

冬天里的美味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03/31

简介: 汉族饮食差异不可谓不大,但地不分南北,人不分男女,几乎没有人不爱火锅的。即便是所谓的标新立异的新新人类,自视高人一等的金领、白领什么的,其中“哈锅族”还是大有人在。火锅不属于汉人的发明,据说是当年清军入关带了来的。乾隆不单在宫里不可无火锅,即便是六次南巡,各地伺候的官员也须备火锅伺候。你想了解更多火锅的文化及故事吗?敬请关注本期节目。

关于饺子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03/31

简介: 饺子是受中国汉族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是每年春节必吃的年节食品。相传是中国东汉南阳“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在中国许多省市也有冬至吃饺子的习惯。中国南方地区也普遍有饺子这一食品。饺子的历史沿革经历了漫长的渐进过程,明朝末年张自烈作了很好的说明:“水饺耳,即段成式食品,汤中牢丸,或谓粉角,北方人读角为娇,因呼饺饵,伪为饺儿。”

中国饮食文化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03/31

简介: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蛋表示生命的延续。蛋寄寓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预知更多详情,敬请收看本期节目。

中国除夕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03/31

简介: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意思是“旧岁至此而除,新年明晨而始”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中国粥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03/31

简介: 中国是世界闻名古国,也是世界美食大国。在中国四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粥的踪影伴随始终。关于粥的文字,最早见于周书,黄帝始烹谷为粥。中国的粥在四千年前主要为食用。2500年前开始作药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有西汉名医淳于意也就是仓公,用“火齐粥”治齐王病。

中国民间玩具象征寓意

主讲:解说 课时:3 发布时间:2014/03/31

简介: 中国的吉祥文化古老而神秘,并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民间玩具作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也在漫长发展过程中深受吉祥文化的影响。从而以其鲜明的娱乐性、趣味性和祈求性充实着百姓的生活。在民间玩具俗称“耍杂”,专做玩耍娱乐之用。是以娱乐的方式向社会渗透和传播民俗文化意识的精神活动。

华县皮影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03/28

简介: 华县,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缤纷多彩的民间文化。其中华县皮影是一支耀眼的奇葩。近年来,我县积极探索皮影生产性保护的途径和方式,使华县皮影在生产中得到保护,在保护中得到产业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华县皮影文化产业群,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

上一页 1 ... 126 127 128 ... 16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