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
课时数
课程播放数
主讲:解说 课时:2 发布时间:2015/09/30
简介: 悬棺葬是古代一种比较奇特的葬式:将仙逝者连同装殓他的尺棺高高地悬挂(置)于一处壁立千仞的悬崖半腰的适当位置。葬地的形势各异,归葬的个体方式也略有差别:或于崖壁凿孔,椽木为桩,尺棺就置放在崖桩拓展出来的空间;或在约壁上开凿石龛,尸棺置入龛内;或利用悬崖上的天然岩沟、岩墩、岩洞置放尸棺…… 僰人悬棺到底是怎样“悬”上去的?敬请收看本期视频:西部地理之四川篇—僰人悬棺之谜(上)。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5/09/30
简介: 箔门是用竹子编成的水上船闸,其目的是不让湖里养殖的鱼外游。瓜渚湖位于浙江绍兴柯桥,是南北水道的必经之路。无数条货船在上百年历史的箔门间来回穿梭,徐老汉常年守着箔门。而在浙江斗门镇,这里居然没有交警,指挥交通的是当地的保安。跟随视频一同去领略一下山水江南—浙江吧。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5/09/30
简介: 每年农历六月初四至初六,一年一度的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那达慕大会开幕。那达慕,蒙古语为娱乐或游戏的意思。长期以来,蒙古族牧民在夏秋季节,择日举行赛马、摔跤、射箭比赛和商业活动。农历初四是蒙古族的“塔格楞节”,在塔格楞山上,一早便有身穿袈裟、手执法器的喇嘛端坐在蒙古包外,诵经祭佛。蒙古族及藏族的信众,则身着盛装,在香烟缭绕中,围着草原上最大的敖包走动诵经,悬挂经幡,礼佛祭神,互相祝福。这些摹草原上的比赛活动更让游人流连忘返。敬请收看:西部地理之新疆篇-草原那达慕。
主讲:解说 课时:2 发布时间:2015/09/30
简介: 罗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边,“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鱼为食。”其方言也是新疆三大方言之一,其民俗、民歌、故事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千百年来他们与世隔绝,如今,沙漠中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最后的罗布人”。 他们在沙漠中的海子边打鱼狩猎,种庄稼,保持着原始的风俗习惯,其生活充满了神秘色彩。敬请收看:西部地理之新疆篇—大漠边缘罗布人(上)。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5/09/30
简介: 刘氏庄园建于1958年10月,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4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之一。该馆藏品丰富,建筑侈豪,造型多样,各种艺术装饰多达数百种。庄园内部分为大厅、客厅、接待室、帐房、雇工院、收租院、粮仓、秘密金库、鸦片烟库(原被误认为是“水牢”)和佛堂,望月台、逍遥宫、花园、果园等部分。存有大量实物,是研究中国封建地主经济的一处典型场所。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5/09/30
简介: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位于我国新疆,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贯穿流动沙漠的等级公路,也是中国第一条沙漠公路。此公路主体采用“强基薄面”结构的施工工艺,防沙工程采用“芦苇栅栏”加“芦苇方格”等固沙技术,目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条公路是征服“死亡之海”的宏大工程,使千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并且成为世界最长的流动沙漠等级公路而创基尼斯世界纪录。敬请收看:西部地理之新疆篇-大漠通衢。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5/09/30
简介: 德格印经院是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藏族地区璀璨的文化明珠”、“雪山下的宝库”盛名的德格印经院,全名“西藏文化宝藏德格印经院大法库吉祥多门”,又称“德格吉祥聚慧院”,始建于1729年,总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000余平方米,坐落在德格县城(更庆镇)文化街,199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5/09/30
简介: 依山傍水而建的藏族村寨东哇村,错落有致的踏板房,层层分布,户户相连,坐落于迭山南麓的山坡上,青禾架杆纵横林立,嘛呢经幡迎风而动,构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村里台地上的拉桑寺,创建于清顺治二年(公元1642年)。寺门口的菩提塔洁白如玉,傲然屹立。寺内经幡飘飘,经堂里金碧辉煌,僧侣鸣鼓诵经,烛火摇曳,香烟缭绕,古朴神秘。敬请收看本期视频:西部地理之甘肃篇—东哇村的烟。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5/09/30
简介: 腾冲火山群位于云南省横断山系两段的高峰贡山西侧,主要集中分布在和顺、马站一带,为我国西南最典型的第四纪火山。因为地处欧亚大陆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繁。素有“天然地质博物馆”之誉的云南省腾冲县,地处世界瞩目的阿尔卑斯——喜玛拉雅地质构造带之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急剧聚敛的接合线上,地下断层非常发育,岩浆活动也十分剧烈,为我国最为著名的火山密集区之一。敬请收看:西部地理之云南篇—多姿的火山地貌。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5/09/30
简介: 从内地前往独龙族所在地路途艰辛,得连续翻越常年积雪海拔四、五千米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跨越惊涛飞涌的澜沧江和怒江,穿行被原始森林覆盖的崎岖山道,攀藤附葛、爬天梯、过溜索、翻越绝险。溜索渡江是原来怒江两岸人们过江的主要方式,不但人可以过,连马匹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过江,溜索真是一种充分体现怒江人聪明才智的渡江方法。敬请收看:西部地理之云南篇—赶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