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
课时数
课程播放数
主讲:解说 课时:2 发布时间:2015/09/30
简介: 三奥雪山由奥太基、奥太美、奥太娜三座雪山组成。主峰奥太基(藏语意为群山之父),海拔5286米,是黑水最高的山峰;奥太美(藏语意为群山之母),海拔5257米:奥太娜(瞥藏语意为群山之子),海拔5210米;“三奥”之名由此而来,也称奥太雪山。三座雪山山型皆为金字塔型山峰,成“品”字形并列相连。位于中国青藏高原东麓,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黑水县境内。敬请收看本期视频:西部地理之四川篇—神山下的村庄(上)。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5/09/30
简介: 石海洞乡位于四川南部兴文县,因该县石林、溶洞遍及17个乡,故 有“石海洞乡”之誉。景区东接泸州,西通宜宾,游客一般可 将蜀南竹海与石海洞乡连作一个整体,两地有公路相通,车程 仅1个小时。 石海洞乡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完善的地区之一,地面怪石林立,如云南路南石林;地下溶洞纵横,似桂林芦笛迷宫。 天下奇观集于一地,上下相映,与竹海、恐龙、悬棺并列为川南四绝。
主讲:解说 课时:3 发布时间:2015/09/30
简介: 古蜀道,从广义上说,南起成都,过广汉、德阳、梓潼,越大小剑山,经广元而出川,在西褒城附近向左拐,之后沿褒河过石门,穿越秦岭,出斜谷,直通八百里秦川,全长约1000余公里。从狭义上说,仅包括四川境内的路段,南起成都,北止于广元七盘关,全长约450公里。 蜀道上最重要的财富是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古代交通道路遗迹最为重要,包括古道、古驿站、古码头等等。敬请收看本期视频:西部地理之四川篇—蜀道寻踪(上)。
主讲:解说 课时:2 发布时间:2015/09/30
简介: 古路村位于四川大渡河大峡谷入口的绝壁之上,是个500多人的彝族村落。一直以来,他们依靠双手,顺着几乎垂直的陡岩和树藤与外界保持着往来。直到上世纪60年代修筑成昆铁路时,工程队用钢板在“一线天”处焊起了一道道钢梯子,古路村的人才结束了在树藤上“荡秋千”往来的历史。2003年,政府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几十厘米宽的路,当地人有的叫“大路”,也有人称为“骡马道”。敬请收看本期视频:西部地理之四川篇—探访古路村(上)。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5/09/30
简介: 天池位于新疆阜康市境内的博格达峰下的半山腰,东距乌鲁木齐110公里,海拔1980米,是一个天然的高山湖泊。湖面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最深处约105米。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有“天山明珠”盛誉。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十分美丽。敬请收看:西部地理之新疆篇-天山水美人。
主讲:解说 课时:2 发布时间:2015/09/30
简介: 天山是中亚东部地区的一条大山脉,横贯中国新疆的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古名白山,又名雪山,冬夏有雪。平均海拔约5km。最高峰是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m,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m,博格达峰的海拔5445m。新疆的三条大河——锡尔河、楚河和伊犁河都发源于此山。天山山脉把新疆分成两部分: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同时盛产的天山雪莲是新疆特有的珍奇名贵中草药。敬请收看:西部地理之新疆篇—天山速写(上)。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5/09/30
简介: 葡萄沟,位于新疆吐鲁番市区东北11公里处,是火焰山下的一处峡谷,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维吾尔族把葡萄沟叫做布依鲁克,意思是又多又好的葡萄地;葡萄沟内栽种的无核白、马奶子、白加干、红玫瑰、索索等近百种葡萄,使其形成一所天然的葡萄博物馆。葡萄沟,是火洲的“桃花源”。沟里四处都有令人向往的地方。敬请收看:西部地理之新疆篇-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5/09/30
简介: 夕佳山民居,是一座典型的川南封建地主庄园,是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和实物佐证,其历史之悠久、保存之完好,在川南乃至全国都极为罕见。民居的建筑发展史就是明末以来四川民间的一部社会史、风俗史,被誉为“中国民间建筑活化石”、“神州民间建筑精粹”,对研究中国民间建筑史、民间艺术史、民间风俗史和川南社会史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5/09/30
简介: 博斯腾湖,位于新疆巴音郭楞州博湖县天山南坡焉耆盆地的东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1228平方公里,湖面海拔1048米,平均深度9米,最深处17米。博斯腾湖又名巴喀刺赤海,蒙语称博斯腾尔,维吾尔语称巴格拉什库勒,古称西海。《汉书·西域传》中的“焉耆近海”、《水经注》的“敦薨浦”,均指此湖。敬请收看:西部地理之新疆篇-西域大泽。
主讲:解说 课时:2 发布时间:2015/09/30
简介: 香格里拉县地处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腹地,是滇、川及西藏三省区交汇处,也是举世闻名的“三江并流”风景区腹地。香格里拉县除主体民族藏族外还有汉族、纳西族、彝族、白族等十几个民族,全县总人口近13万人,人口密度为10人/平方公里。这里各民族和睦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处处体现着人类高度理性的人文文化永恒主题:和谐、自然、发展。敬请收看本期视频:西部地理之云南篇—香格里拉并不遥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