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
课时数
课程播放数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10/08
简介: 绞胎瓷又称做是透花瓷,始创于唐代。绞胎瓷造型别致,花纹样式变化多端,它表里如一,内外皆有花纹,这是绞胎瓷区别于其它瓷器最明显的特点。如何使瓷器的纹理内外相连,什么是绞胎?绞胎瓷制作的现代工艺又是什么呢?绞胎瓷制作工艺又是什么呢?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10/08
简介: 糖塑,俗称吹糖、糖人模,是指糖料经由艺人的吹、塑、画等技艺手法塑制成形,制作出具有观赏性、可食性和艺术性的食品或装饰品的制作手艺。糖塑,古称糖供,旧时人们把祭祀当作是极为隆重的大事。祭天地、社稷、祖先和各路神仙,祭祀时要用上好的供品,糖供就是其中之一。后来的人们在寿礼、婚礼上,也使用糖塑作为吉祥物品赠送。这项技艺的传承方式比较传统,一般是以家庭或村为单位,传男不传女。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10/08
简介: 笋壳贴画以包在竹笋外面的一层壳为原料,将其搭配组合而制成工艺品,具有很好的观赏和收藏价值。笋壳贴画充分利用笋壳天然的颜色和色泽变化,呈现出深浅浓淡的层次感效果,给人美妙的画意境界。借助铅笔、黑色中性笔、硫酸纸、镊子等工具,经绘制底稿、造型、贴板组装等工序,可制成栩栩如生的笋壳贴画。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10/08
简介: 永清扎刻就是用高粱秸杆扎刻而成的各类工艺品,从传统的蝈蝈笼、秸秆花灯,到扎刻各类仿古建筑模型,作品都需要精工细做,它属于典型的民间手工技艺。永清扎刻主要有以下基本特征:1、仿古建筑的结构特征;2、平衡、稳定的物理性特征;3、榫、槽、角度的几何特征;4、中国古建筑的观赏性特征;5、“六节稳固”的创作性特征。永清扎刻手工技艺精美绝伦,不仅艺术观赏价值高,科学研究价值、实用价值也很高,涉及几何学、物理学、力学、建筑学等。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10/08
简介: 砭石是我国古代最早发明、使用的一种原始医疗工具。所谓砭石就是用来治疗疾病的石头,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医疗工具,也称砭术、砭疗。砭石主要由碳酸钙构成,硬度中等,质地细腻,适合加工、雕刻成各种造型的工艺品,是古往今来公认的赏石瑰宝。我们将向您展示砭石工艺品的制作工艺。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10/08
简介: 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汉族传统艺术珍品,指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 描等手法,还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烙画既能保持汉族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使其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10/08
简介: 曹州面人是一种传统的造型艺术,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汉族民间工艺品。面塑俗称捏面人,它是以不同色彩的面团,然后借助于批刀、梳子、骨簪、花纹印章等工具,用手捏制成各种各样的栩栩如生的塑像。由于它制做精巧,形象逼真,逐渐形成一种富有观赏价值的艺术珍品。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10/08
简介: 易水砚又称易水古砚,是汉族传统名砚。产于河北易州(今易县),故名易水砚,相传始于唐代。砚石取自易水河畔一种色彩柔和的紫灰色水成岩,天然点缀有碧色、黄色斑纹,石质细腻,柔坚适中,色泽鲜明。易砚因材造型,以型定名,艺人因材施艺,精心设计,巧用砚石,刀法精湛。千百年来,易砚以其悠久的历史、天赋的优等石料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名扬天下,在中国博深精美的砚文化艺术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10/08
简介: 囊匣是我国的传统手工艺品,讲究珍品包装的“严丝合缝”。经过一千多年的传承与不断改良,现代囊匣的实用性更高,应用范围更广。它不仅能为收藏品提供防潮防蛀、全面贴身的保护,其美观的外形还与精致典雅的收藏品相互映衬,规整的外形更是给储存和管理带来了方便。因此现代囊匣已经成为博物馆、古玩商铺和个人收藏爱好者的不二之选。本视频主要向大家介绍了现代囊匣的制作工艺。
主讲:解说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10/08
简介: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名人大家,寄情于竹,不染世俗。古代贤者“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也是与竹相契合。古代不少文人名士远离物欲横流的世俗,隐居深山僻壤,以竹林为理想的解脱之地。王徽之更是以“不可一日无此君也”来表达自己对竹的依赖之情。戴凯之爱竹研究竹,著了一部描述70多种竹子性状的《竹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