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大轩

龙大轩,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出版学术专著7部,多次获省部级和校级学术奖励,其中,个人专著《乡土秩序与民间法律》获司法部2002年法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西南政法大学第十届优秀成果一等奖;合作专著《羌族习惯法》(副主编)获重庆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重庆市首届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奖。

35

课时数

65

课程播放数

排序: 12 个筛选结果

中华法文化·诚信

主讲:龙大轩 课时:3 发布时间:2016/09/12

简介: 古人对“诚信”一词的理解,大抵与今天相同。“诚”侧重个人内在心态,指实话实说,“信”侧重他人外在看法,指说话算话。诚和信互为表里,诚在内,信在外。在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交往主张要诚实无欺、恪守信用。孔子指出,诚信应当“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诚信”的观念深入人心。

中华法文化·仁爱

主讲:龙大轩 课时:3 发布时间:2016/09/12

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仁爱的思想核心是“将心比心”,日常生活中节日互赠礼品被称为“礼尚往来”,这是文化中“仁爱”的体现。仁爱文化就是用仁爱的思想去教化天下的人,形成一种仁爱的风气。一颗正常人的心已成为仁爱的源头,恻隐之心则为“仁”的源头。

中华法文化

主讲:龙大轩 课时:1 发布时间:2016/09/11

简介: 最早为侠义之士树碑立传的是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他在《史记》里面写了《游侠列传》和《刺客列传》讲述了十几位侠义之士感人的故事。唐朝著名的政治家李德裕的《豪侠论》指出如果没有侠义之士的担当,他就很难得到伸张,一个侠勇之人如果没有义来加以规范他就不能成为真正的侠客。侠义精神的内涵第一层就信义,信义是侠义精神的最基本要求;第二层就是道义,是侠义文化当中最核心的精神;第三层就是忠义,是侠义的最高境界。

孝道文化

主讲:龙大轩 课时:4 发布时间:2015/09/30

简介: 孝道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崇尚孝道的国家,在本期节目中,龙大轩教授将会从孝这个字说起,全面阐释中国的孝道和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将和现场的观众互动交流,讨论孝道在当代社会中如何体现。

夫妻情义

主讲:龙大轩 课时:2 发布时间:2015/01/09

简介: 文化是积淀,更是能量。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了文化强国的战略方针,并提出建立优秀文化传承体系的具体措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法文化,更是中华文化体系中重要的一脉,它深深植根于我们民族的血液中,伴随和见证了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变迁。课程旨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法文化,用实际行动践行文化强国的战略方针。

礼让文化

主讲:龙大轩 课时:4 发布时间:2015/01/09

简介: 古代射箭既体现古代的竞争,又体现古代礼让文化。中国是个礼法社会,礼是无处不在,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现在是竞争时代,礼让文化有何作用?首先礼让文化有现实社会价值,可以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传统文化的“四避”原则,对现代公共场合一些秩序,有借鉴价值。

清官文化

主讲:龙大轩 课时:4 发布时间:2015/01/09

简介: 首先在看法宝环节,嘉宾为大家展示了宝物”乌纱帽“。接着在”听演讲“环节,龙大轩老师对清官文化做了解读。最后在”敞开说“的环节中,大家纷纷对清官的理解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敬请收看。

雄才大略

主讲:龙大轩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04/01

简介: 汉武帝面对过往的错误能够及时修正,为后世留下了典范。他在位50余年,雄才大略,将大汉帝国带入了鼎盛时代,也形成和确立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价值体系和汉民族的文化特性,为华夏文明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继承人的问题上,汉武帝将刘弗陵立为太子,并为他扫清障碍。

罪己诏书

主讲:龙大轩 课时:1 发布时间:2014/04/01

简介: 汉武帝晚年“巫蛊之祸”,逼死太子刘据和卫皇后。派李广利攻打匈奴,李广利出兵伐匈奴的前夕,与丞相刘屈氂合谋立昌邑王刘髆为太子。后刘屈氂被腰斩,此时李广利正在前线,听到消息惊恐失措,只得投降匈奴。以上种种打击使汉武帝心灰意冷,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颇有悔意,并下诏反思自己,史称“轮台罪己诏”。

汉武帝用儒之道

主讲:龙大轩 课时:12 发布时间:2014/03/18

简介: 汉武帝广招儒生入朝做官,长期以来受黄老“无为而治”思想打压的儒生有了为国效力的机会。然而,汉武帝的这一策略却引发了儒生之间的利益纷争。儒学大师董仲舒为何遭遇了一场牢狱之灾?敬请收看此期节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