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增,著名军旅作家。现供职于武警部队政治部创作室,国家一级作家。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全军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大校军衔,国家一级作家,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全军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课时数
课程播放数
主讲:王树增 课时:2 发布时间:2013/03/11
简介: 在国民党军黄百韬兵团被歼灭后,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与国民党六个兵团对峙在了小小的华东腹地。面对淮海战场的复杂局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经过研究,迅速确定了下一个围歼目标是刚刚进入淮海战场的黄维兵团。中原野战军经过艰苦作战,把黄维兵团包围在了双堆集。那么,黄维面对中原野战军的包围会作何反应,下一步的战场局势又会如何发展?
主讲:王树增 课时:2 发布时间:2013/03/11
简介: 1948年11月22日,华东野战军在碾庄圩全歼了国民党军的黄百韬兵团,取得了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胜利,在黄百韬兵团覆灭之后,淮海战场的局势却更加复杂,国民党军徐州集团的三个兵团紧密压缩在一起,孙元良兵团驻守徐州,前去解救黄百韬的李弥和邱清泉兵团停在徐州以东的半路上。在徐州以南,国民党军的刘汝明和李延年两个兵团正沿津浦铁路由南向北缓慢推进。而在徐州西南,黄维兵团正奉命从河南进入淮海战场。
主讲:王树增 课时:2 发布时间:2013/03/11
简介: 1948年11月,在淮海战役开始之初,华东野战军把国民党黄百韬兵团,包围在了在以碾庄圩为中心的狭窄地域里,开始了艰难的初战。国民党徐州“剿总”为了挽救黄百韬兵团,派出李弥和邱清泉两个兵团前来增援。从徐州增援黄百韬仅有五十公里的距离,而碾庄圩的围歼战正非常艰难。此时战场形势非常复杂,华东野战军既有可能围歼敌军取得胜利,也有可能反被包围圈内外的国民党军里应外合,改变战场局势。国共双方的战略智慧与意志在这个小村庄展开了较量。那么,在关键时刻,究竟是什么力量左右了战场局势呢?
主讲:王树增 课时:2 发布时间:2013/03/09
简介: 随着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开始,华东野战军在1948年的11月10日那一天将国民党黄百韬集团紧紧地包围住,向他们展开了进攻。但是国民党黄百韬集团守军非常顽强,使得这次进攻比预想的要困难很多。而国民党徐州集团也对黄百韬进行支援。华东野战军经过了艰苦的肉搏战,成功地阻击了徐州集团对黄百韬的支援速度,但是他们也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
主讲:王树增 课时:2 发布时间:2013/03/09
简介: 东北野战军占领沈阳之后,胜利结束了辽沈战役的作战。在辽沈战役接近尾声的时候,在中国的腹部中原地区正酝酿着一场大战,史称淮海战役。首先要说明,解放战争当中的淮海战役的淮海,这个地理概念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华中地区的小小的淮海地区,它指的一个更大的范围。这个范围东到黄海边,西到河南和安徽的交界,北到陇海铁路,南直达淮河,纵横千里。
主讲:王树增 课时:2 发布时间:2013/03/09
简介: 天津地理位置特殊,是军事要塞。城防工事一直在修。日本、美军都占领过,天津的城防完备。战后陈长捷承认是轻敌了,低估了东北野战军的实力。他手中有13万军,天津城防好,还有,他还真没与共产党真干过。他轻敌了,他认为天津没问题。他知道长官与共产党在接触,也揣摩到天津是谈判的筹码,这种重要,当然得死守。不能对不起傅作义呀。东北野战军目标在塘沽,海港封闭,逃跑不可能。塘沽是海滩,受潮落水涨落影响,兵团展不开,一旦僵持,对战争不利。
主讲:王树增 课时:2 发布时间:2013/03/09
简介: 在平津战役开始后,国民党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一直处于徘徊犹豫中。战,则无十足把握;和,则心存猜忌。面对纷繁复杂的局势,在历史的转折处傅作义将做出怎样的抉择。他的抉择会对平津战局产生怎样的影响,本视频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将为您一一解读。
主讲:王树增 课时:2 发布时间:2013/03/09
简介: 1948年11月,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命令华北军区部队迅速包围了张家口,迫使傅作义派出了他的嫡系部队35军等国民党军队西援。不过,为了防止这些国民党军有随时被调回北平的可能,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也命令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加快行军速度,力争与华北军区各主力部队会和,尽快实施对傅作义军队的分割合围。可是就在这个命令下达之后,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却在入关之后遭遇了一次意外。本视频,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为大家讲述了这场意外,以及这个意外对于中央军委的西线围歼计划所产生的影响。
主讲:王树增 课时:2 发布时间:2013/03/09
简介: 平津战役前夕,华北地区的国民党军队是由傅作义任总司令率领的约50万人,但共产党军队只有约46万人。当时傅作义不愿支援辽沈战役,但在太原被围困时,他主动提出援助山西太原,于是派遣精兵偷袭西柏坡,欲求抓获中共领导人。但偷袭行动的消息同时被我党的地下情报人员传递出去,我军组织部队一路拦截,并通过报纸称我大军以严阵以待,其实西柏坡并无大军,就这样成功粉碎了傅作义的偷袭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