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思轶,博士研究生导师、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院长。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采后处理与加工研究室主任,岗位科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植物性农产品高效加工利用的技术理论和化学变化机理,在果蔬深加工技术理论研究和蛋白质工程技术理论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较稳定的研究方向。
石述思,工人日报要闻部主任。曾参与央视著名栏目对话、经济半小时、大家、 艺术人生的策划,并参与央视财富论坛、APC、年度经济人物、年度法制人物的策划及总撰稿,并参与北京电视台名牌栏目身边的前期策划以及长期担任东方卫视名牌谈话节目头脑风暴总策划之一。
李文培,国家一级舞台美术家。京剧舞美设计界的元老。一生从事京剧舞台美术设计工作,与京剧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他所创作的京剧人物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加之文培先生作为分配到中国京剧院(现国家京剧院)的第一位本科毕业的舞美设计师,参与了样板戏的创作与设计工作,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京剧艺术发展历程的见证人之一,其创作背后的故事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曾昭娟,天津评剧院副院长。1966年11月生于河北省青县,15岁时考入汉沽评剧团学员班,启蒙老师是金艳荣,于1987年3月拜评剧表演艺术家花淑兰为师。曾获“文华表演奖”、“白玉兰主角奖”和“中国戏剧梅花奖”等。曾昭娟嗓音纯正甜美,音域宽广,善于以声传情,以情塑人。代表剧目:《谢瑶环》、《朱痕记》、《凤阳情》。
王树元,国家一级编剧,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戏剧家、文学家。1956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历任中央戏剧学院教师,中国煤矿文工团编导,中央戏剧学院研究所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协会理事,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剧创作研究社副社长等职。
余秀华,网络诗人。1998年,余秀华写下了第一首诗《印痕》,截至2015年1月,已写了2000多首诗。
王龙基,著名音乐家王云阶之子。童年时代参加过《艳阳天》、《新闺怨》、《三毛流浪记》、《母亲》、《两家春》等影片的演出,最大的成就是8、9岁时塑造了《三毛流浪记》中三毛的形象,较好地把握住讽刺喜剧表演风格的特别要求,显示了自己的艺术天赋。成年后成为企业科技专家,担任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
郭建宁,1990年于北京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社会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韩振峰,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北京市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首席专家。
李慎明,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研究生班毕业,研究生学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党组副书记。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
吴玉军,山东省昌乐县人。2005年9月至今,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张维为,中国政治学者、作家。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瑞士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访问教授,春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 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邓小平高级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