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故宫博物院资料,如意的起源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俗称 “ 不求人 ”的搔背工具有着密切的关系。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故称如意,俗叫“不求人”。清《事物异名录》云:“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后来,其形态发生分化,一支保留实用功能,在民间流传;另一支强调吉祥含义,向纯粹陈设珍玩演化,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

刘静

刘静 博宝鉴宝网特邀专家、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文化部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宝玉石学会会员、《鉴宝》栏目特邀杂项专家。

推荐课程 换一换

相关课程

暂无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