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认为《诗经》的精神,是非常美好人。所以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但是“诗既亡,春秋作”。《诗经》中美好的精神,为什么会灭亡呢?传说中导致周王朝衰败的美女褒姒,是否真有其人?《春秋》中寓褒贬、别善恶的重要作用,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后来的人们常把“春秋”作为史书的代名词,但为什么这部史书叫《春秋》而不叫《冬夏》?《春秋》还有一个名字,叫《麟经》。这里面有又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钱文忠

钱文忠,复旦大学教授。吴越国王钱缪之后。1996年,受人引荐,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任教。现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儒藏》精华编编纂委员会委员。

推荐课程 换一换

相关课程

暂无相关课程